from 0 review
Daily Tour
Unlimited
English, Japanese, Korean, Thai, Vietnamese, 華語
●認識台灣的泥火山
泥火山的形成主要是因為,泥漿與沼氣瓦斯等氣體,同時噴出地面之後,堆積而成為錐狀小丘,或是水分多時會呈一凹地水塘,丘的頂端常有凹穴並間歇性的噴出氣體,水和泥漿,這些氣體常可以點燃,也有自行燃燒數日到數個月之久,泥火山出現的地方常會有一些特徵,一是要有泥岩地層的分布,二是要有豐沛的地下水源,足以供應泥火山噴發泥漿,三是有天然氣的外湧,第四是有斷層等提供通路,允許氣體與泥漿的噴出,在臺灣適合出現泥火山的地區,主要在臺南、高雄古亭坑層泥岩惡地,以及東部利吉泥岩的分布地區,尤其有著背斜構造及斷層存在,且地下水豐沛的環境最為普遍,背斜構造的軸部及其鄰近區域,岩層向上彎曲,其外形有如一個倒蓋的碗,若有不透水的泥質岩層覆蓋其上,就形成封閉構造,是聚集及儲存油氣的極佳環境。
Powered by WPeMatico